低温试验箱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
点击次数:
发布时间:2021-08-24
低温试验箱的制冷方式有两种,一种是液氮制冷,多用于深冷箱(如温度为-100℃、-200℃超限低温时);另一种是机械制冷,采用压缩机冷却,这种制冷方式广泛用于环境试验设备行业。

在低温试验箱内不冷却时,首先要将环境温度降低到5℃~28℃之间,再检查有无风冷冷凝器因运行时间过长而积灰过厚,如果冷凝器上尘埃(可用压缩空气吹净),如冷凝器表面很干净,或新机,应查看设备的制冷压力表读数是多少,一般会在6公斤(或90psi,压力表里面一圈)以上。判断非制冷液泄漏的原因时,用表计测量固态继电器是否有击穿(负载端1和2脚击穿,完全相通),使加热管始终工作,抵消压缩机的制冷,因而不冷却.另一种可能是制冷电磁阀未打开,或线圈损坏,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电磁阀线圈的阻值,正常情况下,阻值在1000欧姆左右,如果没有阻值,则可能存在短路现象。
克服低温试验箱冷却缓慢的方法:
1、热负荷过大,风机不转,门未关(漏气)
2、仪器部分固态继电器击穿(如果加热有2个固态继电器,得有1个击穿)使一个加热管受热,抵消了部分制冷量,造成假象冷却缓慢。
3、低温试验箱箱内样品堆积过大(一般不超过内箱总容积的三分之一),导致风阻和温度波动。